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傅大炮传奇 > 第20章 出国留学

第20章 出国留学

第20章 出国留学 (第1/2页)

一九一九年六月,傅斯年在北大本科毕业。接下来的路当如何走呢?傅斯年所以从风头最盛的五四大游行总指挥毅然退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傅斯年给自己的定位是做学问,而不是从政。
  
  关于这一点,从傅斯年等与美国公使恩施的谈话中,清楚可见。
  
  一九一九年九月,美国驻北京公使芮恩施任满回国。他在职期间,对中国人民持友好和同情态度,积极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正义行动,赢得了中国各界的尊重。离任回国时,北京学生联合会决定举行欢送会表示尊敬,芮恩施谢绝此举,为表谢意,他通知北京大学校长代表蒋梦麟,愿和北京学生联合会代表举行座谈会,联络彼此间的感情。
  
  蒋梦麟约学生会代表傅斯年、张国焘(北京大学),戴骅文(北京高师),瞿世英、王德甫(燕京大学)五人于九月五日与芮恩施举行了谈话会。会上傅斯年表明自己的志向,“此后当发愤为学术上之研究,谋劳动者之生活,以知识喻之众人,以劳力效之社会”,“独立创造新生活,以图淘汰旧生活”。
  
  走做学问的路,对于傅斯年来说,还需要深造。而要深造,摆在傅斯年面前的,无非有两条路。其一,出国留学,其二,升本校大学部,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读研究生或读博士。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傅斯年当然最想出国留学。他的老师胡适等也都极力主张傅斯年出国深造。
  
  但出国留学,谈何容易。如果是自费的话,傅斯年读中学和大学都是侯延塽等人资助的。为什么是“等人”?因为靠侯延塽一个人力不能及。如果自费留学还是靠资助的话,对于自费留学的天价,别说是侯延塽等人,就算把胡适等人加上,也是杯水车薪。再说了,傅斯年怎么能再拖累这些对自己恩重如山的人。
  
  也许有人会说,走不了自费就走公费呗?说得轻松,知道那个时候的人们是怎么说公费留学吗?不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而是“牵着骆驼穿针眼”。
  
  牵着骆驼能穿过针眼吗?就算有那个本事,也得有名额呀!那个时候可不是每年都有公费留学。也就是说,不管有多难,首先得有名额,总不能无中生有。
  
  还真别说,很快传来消息,今年还真有公费留学的名额。只不过,这名额既不在学校,也不像胡适那年有国家统一控制,而是在各省。为什么,因为中央政府没钱。了解那个时候的民国的人,都知道,无论是黎元洪还是这时候的大总统徐世昌,总统干不下去了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钱。而既然是各省负责公费留学费用,人员当然是各省说了算。
  
  关于傅斯年出国留学的故事,大多数的版本是,傅斯年参加了选拔考试,获第二名。成绩是通过了,用现在的话说,是政审出了问题。因为傅斯年这个五四运动的总指挥,《新潮》杂志的总编,这样的危险分子,怎么可以呢?如果出去了,什么时候一不高兴,在国外闹起事来,可怎么得了。说是在关键时刻,山东省教育厅一位叫陈雪南(名豫)的科长站了出来,替傅斯年打抱不平,声言:
  
  “如果成绩这么优越的学生,而不让他留学,还办什么教育!”
  
  这才迫使当权者让步,把傅斯年列入官费留学生名单。
  
  这位早年毕业于北大的傅斯年的学长陈雪南(名豫)的科长,肯定在傅斯年出国留学这件事是出了力,帮了忙的。但是,话说回来,在中国的官场上,一个小小的科长,有这么大的力量吗。就算陈雪南科长,有左右山东教育厅的能量,也不行呀!
  
  因为,当年的官费留学考试,虽说是由山东教育厅组织,再上报北洋政府教育部复核(地方初试北京复试),但经费乃由本省自出(所以亦称“省费留学”),而条例的制定及名额的确定则是在省议会,均需省议会决议通过,并实行监督之。
  
  换句话说,此事不是教育厅一家能左右得了的,省议会议员们持何态度至关重要。
  
  而事实上,傅斯民是在省议会找过关系的,就是民国山东教育家王祝晨先生。
  
  傅斯年怎么会找到王祝晨呢?原来此前两人就已认识。王祝晨曾当过傅斯年老家“山东省立聊城二中”的校长,还曾请傅斯年到学校做过演讲呢。
  
  王祝晨在省立聊城二中任校长三年,使之享誉省内外,而获有“王大名士”的称号,不过傅斯年结识这位教育家则另有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