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傅大炮传奇 > 第75章 我是三等人才

第75章 我是三等人才

第75章 我是三等人才 (第1/2页)

傅斯年和董作宾又说了些别的事,说完后董作宾又问起傅斯年说自己是三等人才的事,傅斯年连想都没想,神秘地说:“天机不可泄漏。”
  
  傅斯年越不说董作宾越想知道,后来,一有机会就问傅斯年,可傅斯年嘴严的很,就是不透漏半个字。
  
  过了一段时间后,董作宾终于搞清楚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自赵元任在昆明赴美讲学后,中央史语所语言组,也就是第二组的组长位置一直空缺。开始,傅斯年也许是想把这个位置给赵元任留着,后来感到赵元任回到史语所的希望渺茫,就打算任命一位新组长。
  
  一般说来,各组组长都是学科的掌门人,他自然想到了语言组三巨头之一的李方桂。
  
  无论是学术地位,资格。威望,李方桂应该是不二人选。
  
  但这事总得征求一下本人意见,对李方桂傅斯年是特别尊重的,虽然李方桂比他小六岁。
  
  他没打发人把李方桂请过来,而是亲自登门。
  
  让傅斯年想不到的是,他刚说明来意,李方桂竟板着脸用教训人的口气拒绝说:“在我看来,研究人员是一等人才,教学人员是二等人才,当所长做官的是三等人才。”
  
  傅斯年没有思想准备,懵懵懂懂地遭李方桂一顿抢白。
  
  面红耳赤的傅斯年,张口结舌说不出话。待回过神来,额头上已是汗珠点点,他掏出手巾一边擦汗一边眨巴着眼睛看了看李方桂,知趣地躬身作了一个长揖,退出说:“谢谢先生,我是三等人才!”
  
  这便是傅斯年的“我是三等人才”的由来。
  
  这是怎么回事,让他当组长,不想干的话,会说话,就说自己能力或精力,宛然谢绝,不会说话就说一句自己不想干就是了,何必冒出这样的一番话。
  
  对此,有人说,李方桂因当年父亲入仕为官和中年隐退的经历,幼小心灵留下了不愉快的印象,自他入清华学校之后,就对参政为官之人产生了厌恶之情,并立志以学术研究为自己的毕生事业。
  
  更有人借题发挥,学优登仕,摄职从政,是这片土地上几千年来形成的一个传统。古往今来,无数做学问者,很少是真正把学问当成终极目标和意义,而是将其当作一个跳板。学好了,瞅准个机会,参加科考也好,等人举荐也好,甚至拴个钓饵去钓鱼也好,等着当女婿、当门徒也好,为的就是一个字:出仕。
  
  范进中举自不必说,连仙们圣们又要几个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明明知道“长安居大不易”,也要待在那里,流连在朱门外,等着一朝被赏识、被钦点,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的甚至以退为进,假装逍遥山林,以求“关注”、“点赞”,转而再出山。
  
  就连“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世外桃源里的陶渊明,也是五次三番,徘徊于仕宦、流连于官场。只是到了末了,靠“隐”曝得大名,个人品牌完美建立之后,有官吏隔三差五送酒送钱,才“不为五斗米折腰”。
  
  有人将中国学者分为两类,一类是成功上位的御用文人;一类是在野文人。在野文人的人格并非比御用文人更高,因为在野文人的目标正是成为御用文人,只不过在竞争中败北而又不能坦然接受失败而已。“我们几乎可以在历史上的任何阶段发现在野文人评价当时的社会‘道德沦丧’、历史的每个阶段在他们嘴里总是最黑暗的时期。”但一转身,他们登上了权力的高台,由“在野”而“御用”,便立刻翻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