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傅大炮传奇 > 第78章 文化抗战

第78章 文化抗战

第78章 文化抗战 (第1/2页)

傅斯年虽然是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的代理所长,但毕竟是正所长。协助傅斯年的郑天挺,平日里主持日常工作,职务则是副所长。这正所长姓傅,副所长姓郑,还是有些麻烦的。
  
  一次,有人有事找所长。工作人员把他带到傅斯年这里,对来人介绍说,这是我们的傅所长。来人以为傅斯年是副所长,就说自己是要找正所长的。傅斯年以为,人家要找郑天挺郑所长,就让工作人员带来人去找郑天挺。
  
  不一会,人又被工作人员带了回来。办完事后,那个人嘟囔了一句:“怎么这么巧?正所长是傅所长,副所长是郑所长。”
  
  此后,为了减少麻烦,有人来办事,接待人员总是先问:“你找傅所长还是郑所长?傅所长是正所长,郑所长是副所长……”
  
  这样一来,又常把来办事的人搞得发懵,只好详加解释一番。
  
  不过,傅斯年和郑天挺,一个正所长一个副所长之间的合作,倒是十分默契也十分的愉快。两个人,也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
  
  毫无疑问,这时候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能够取得那么骄人的成绩。和这两个人的精诚合作密不可分。
  
  郑天挺(1899年8月9日-1981年12月20日),原名庆甡,字毅生,入大学后改名天挺,笔名攫日。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七月初四日(8月9日),郑天挺生于北京。其父郑叔忱,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翰林院侍读、奉天学政、京师大学堂提调等职。母陆嘉坤,任天津北洋高等女学堂总教习。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郑天挺8岁的时候入北京闽学堂读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入江苏学堂。
  
  宣统元年(1909年),郑天挺入闽学堂高小部,宣统三年(1911年)入顺天高等学堂一年级,民国元年(1912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
  
  民国六年(1917年),郑天挺考入北京大学本科国文门,期间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民国九年(1920年)郑天挺在北京大学毕业。不久被聘为厦门大学国文教授。民国十年(1921年)春,任厦门大学文史地科教师兼图书部主任。同年夏,辞职返京考取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专研古文字学。
  
  民国十三年(1924年)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总务长,北京大学教授、文科研究所副所长。
  
  抗战胜利后,郑天挺仍任北大历史系教授,还任北大文科研究所明清史料整理室主任,负责主持北大所藏的明清档案整理工作。
  
  1949年1月,郑天挺多次参加傅作义召开的会议,呼吁和平。同年5月,文管会接收北大,郑天挺为校务委员会委员、副校长,兼史学系主任。
  
  1952年院系调整,郑天挺调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先后担任系主任,中国史研究室主任、副校长。在南开期间,郑天挺创建明清史研究室,主持校点《明史》。
  
  1979年,郑天挺受教育部委托主办“明清史进修班”,主编《明清史资料》。同时还汇编其文史论著43篇《探微集》,并担任《中国历史大辞典》主编工作。
  
  1980年起,任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主.席.团执行主.席,天津市政.协.会议副.主.席
  
  曾任中国史学会主.席团执行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组负责人,中国档案学会顾问等。是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等职。
  
  这是个人品高洁之士,王永兴说郑天挺“品德高尚高士君子”,何炳棣说郑天挺是“当代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