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太阳国:孤岛争雄 > 第3章 孤儿流浪玛纳

第3章 孤儿流浪玛纳

第3章 孤儿流浪玛纳 (第1/2页)

南水的码头熙熙攘攘,
  
  老旧的木板被双脚磨亮,
  
  海风携着咸湿肆意闯荡,
  
  商船在海浪里跳着舞蹈,
  
  私货在玛纳偷偷溜向未知的渴望
  
  官货整整齐齐稳稳驶入努伊港,
  
  每一次流转都是生计的匆忙,
  
  编织着岛上平凡又特别的日常。
  
  站在岛边极目远望,
  
  岛外的世界金芒闪闪发亮,
  
  繁华的诱惑如同远方的幻光,
  
  我们心里却满是彷徨,
  
  绑在船帆上的命运像薄雾般迷茫,
  
  风暴随时把希望的船帆挫伤,
  
  我们依旧扬起桨。
  
  都说这儿是人间的天堂,
  
  湛蓝的海水、洁白的沙滩、美如画廊,
  
  飓风会让家园满目疮痍,
  
  饥饿与疾病也常来敲响门窗,
  
  经常感觉自己深陷地狱的泥沼,
  
  无论生活怎样的曲折跌宕,
  
  我们在这岛国吟唱岁月的沧桑,
  
  不管明天是风雨还是晴朗,
  
  在这岛上向着未来勇敢闯荡……
  
  这首曾经流传于太阳国南水州民间的民谣,在太阳国尚未建国以前的军阀混战年代,便已在南水州地区传唱了几百年。其词句简洁却意味深长,仿若一位无声的史官,默默记录着这片土地的风云变幻。
  
  民谣中所提及的玛纳就是距离洛亚西南约80公里的玛纳港。玛纳港与努伊港、拉瓦港,犹如三颗璀璨却又带着斑驳的明珠,并称为南水州三大港口。回溯那个久远的年代,玛纳港实则是一座尚未被开发的深水港。因其得天独厚地处于亚热带,自然也成为了一处终年不冻的港湾,仿佛大自然特意在此留下的馈赠。
  
  不知从何起,民盟党和斯洛党展开了一场长达30年的激烈内战。民盟党是外国移民各党派组成的联盟;而斯洛党是本地土著居民为首的最大政党。两党势均力敌,此消彼长,这场残酷的战争让几百万人丢了命,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整个国家满目疮痍。终于有一年,两大政党精疲力尽,在鲜血与伤痛中罢兵言和,达成协议实行轮流执政,并于哪一年的8月12日正式宣布建国。
  
  五年之后,太阳国加盟环太平洋联邦。环太平洋联邦是一个由环太平洋国家组成的太平洋国家的联盟组织,对加盟国直接可以全面展开合作。然而,正是这些要求,如同给战后百废待兴的太阳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使其经济得以迅猛发展。在接下来稳定发展的二十年间,太阳国的城市逐渐繁荣,工厂机器轰鸣,街道车水马龙,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党之间的矛盾再度激化,一场关于谁是国家主流文化的风潮席卷而来。
  
  这场运动的***,竟是源于文化艺术界。太阳国本土女作家格丽露丝斩获太平洋最负盛名的文学大奖——卡纳莫克文学奖,这一消息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太阳国文化界顺势组织了一次全国性文艺创作研讨会。格丽露丝作为乡土作家,是原乡小说派代表人物,她的作品犹如一幅幅细腻的画卷,生动地描绘出故乡的习俗与文化风貌。
  
  会议期间,一位文艺评论家却在座谈会上借题发挥,声称太阳国文化源远流长三四千年,本土斯洛文明才是太阳国的文化核心,力主太阳国应大力发扬斯洛文化,摒弃各种外来文化。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言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关于太阳国主流文化为何的大讨论。
  
  起初,这场讨论仅限于文化艺术领域,作家、学者、艺术家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但宗教界也很快被卷入其中。太阳国的佛教、基督教虽非本土宗教,却在这片土地上发展得极为兴盛,拥有众多信众。它们对于以斯洛文化为核心的观点表示强烈反对,群起而声讨。各宗教团体纷纷发表声明,举行集会,一时间,太阳国国内舆论一片哗然。
  
  紧接着,太阳国军政界也开始介入这场纷争。原本单纯的文化讨论,逐渐演变成一场波及全国的内乱。这场内乱如同一场可怕的瘟疫,前后持续了二十年之久。在这漫长的二十年里,太阳国的所有工厂被迫停工,机器停止运转,烟囱不再冒烟;大街小巷充斥着示威游行的罢课学生。整个国家陷入了内争不止的泥沼,人们只顾着在这场文化与政治的漩涡中争斗,却忽视了生产。全国陷入了缺衣少食的困境,有300余万人饿死,整个国家笼罩在一片绝望与悲伤的阴影之中。
  
  事实上,太阳国这场看似由国家文化引发的运动,其内因实则是当地土著与外来移民之间,一场关乎国家领导权的激烈党争,只不过没有军队大规模参战罢了。然而,除了军队未大规模参与其中,国内各党派、社团、帮会乃至社会各个阶层均被无情地卷入这场风暴之中。他们或是为了信仰,或是为了利益,或是为了所谓的“正义”,在这场混乱中各自为战。最终,斯洛党阵营在这场漫长而残酷的斗争中胜出,并实现了由原来两党轮流坐庄,转变为斯洛党一党坐庄。
  
  洛克力便是在太阳国这个史无前例的年代崛起。浩劫之下,整个国家摇摇欲坠,玛纳港也未能幸免,受到这场内乱的严重影响,停运了几十年。曾经繁忙的“不冻港”变成了毫无生机的“不动港”。
  
  那首古老的民谣,也在这动荡的岁月中几近失传。命运总是充满了奇妙的转折。一直到这场旷日持久的运动停止之后,这首民谣却如同幽灵般再次悄然惊现民间。它的出现,仿佛是历史的一声叹息;又像是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望。
  
  南水州地处太阳国大陆最南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着几万公里的海岸线,南水州无疑成为名副其实的太阳国海运中心,具有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南水州连接沿海几十个国家的港口码头,成为了太阳国旅游、石油、粮食、钢材、木材、汽车等重要物资的货运集散地。
  
  运动结束后,历史的曙光终于照进了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南水州地区的港口得以陆续重新启运。尘封已久的码头再次热闹起来,船只进进出出,装卸工人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南水州海港码头历经风雨变迁之后再次发力。
  
  虽然,太阳国几十年的运动已然平息,但土著与外民之间的裂痕却永远无法完全缝合;人们内心所遭受的创伤,也永远无法彻底回归到从前的平静。那些在饥饿与恐惧中度过的日子,成为了人们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曾经一贫如洗、饥饿难忍国民,在玛纳港重新启运之后,心中压抑已久的善与恶一起被释放出来。在利益的驱使下,娼妓在城市的角落里肆意疯长;私货偷偷穿梭于港口之间,逃避着海关的检查;毒枭们暗中操纵着交易;黑道势力猖獗,街头时常发生打斗事件;腐败官员大肆收受贿赂,滥用职权,国计民生荡然无存。
  
  玛纳港由乱到治,是玛纳港繁荣的开始,也是洛克力命运转折的开始。他从一个讨饭至此的街头小混混,在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环境中,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坚强,一步步成长为玛纳地区一代枭雄。
  
  洛克力生于南水州的帕雅村,他出生时,太阳国两党争权运动就开始了。洛克力自打记事那天起就一直吃不饱饭。由于营养不良,直到长大成人,身高也不足一米六几。
  
  帕雅村是一个建在山坳里小村庄。这是一个杂姓村,一百多户人家,只有三户人家姓洛。唯一与众不同的共同点是全村人都是中国人。这一村的中国移民,没有集体群居于村落之中,而是把家园零散布局于山坡之上,密密麻麻,就像女人长了一脸雀斑。
  
  帕雅村的这些中国人后裔,是在哪朝哪代因何事件避难至此,村里的老人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中国西晋的“八王之乱”;另一种说法是中国明末清初的清军入关。最后一种是三户洛家人的说法,他们称自己是洛家寨人,是中国西汉三国夷洲将军洛嘉勇的后代,因几百年前其祖上与洛氏其他族人发生难以调和的内部矛盾,遂移居于此。但此事无从考证。几十年后,洛克力功成名就,对他的出身表现非常冷淡。往事越千年,经历了太多磨难的洛克力心硬如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