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傅大炮传奇 > 第46章 差一点就被烧掉的国宝

第46章 差一点就被烧掉的国宝

第46章 差一点就被烧掉的国宝 (第2/2页)

后来教育部曾两次派人进行“整理”,将一些比较整齐的材料翻捡出来,其余的则胡乱堆放,使之更加残破散乱,被盗窃之现象亦更为严重。
  
  一九二二年,历史博物馆方面经费短缺,于是在这批档案上打起了主意。把它们装进了八千个麻袋里,总计重量十五万斤,以“烂字纸”之价格,计四千大洋,卖给了北京的同懋增纸店。
  
  该纸店又改用芦席捆扎成包,准备运至定兴、唐山两地重新造纸,同时从中挑出一些较为整齐的案卷,拿到市场上出售。
  
  罗振玉闻讯后,急以三倍之价赎回。将已运往定兴的部分重新运回北京,运至唐山的部分改运到天津存放。
  
  他曾雇人对某些案卷进行了整理,编印成《史料丛刊初编》10册。以私人之力,全面进行整理绝无可能,长期存放,其财力实亦难及。罗氏计无所出,只好转售他人。据传外国人有欲出重金购买者。
  
  一九二四年,李盛铎以一万六千元价格购得,于北平、天津分别赁屋存放。
  
  李盛铎(1859年—1934年),字义樵,又字椒微。号木斋,别号师子庵旧主人,师庵居士等。晚号麂嘉居士。江西省德化县(今九江市)东乡谭家畈人。
  
  李盛铎五岁开始读经作诗文,十一岁读《说文》《经典释文》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十二岁开始购书、抄书、校书,曾刻《范家集略》等行世,十七岁已在江西文坛小有名气。二十岁时与归安石子韩宗建合编刊成《俪青阁金石文字》。光绪五年(1879年)乡试中举。光绪十五年会试中甲进士,授翰林修编、国史馆协修。光绪十七年,南乡试副考官,次年三月,奉旨以御史用。
  
  甲午战败,李盛铎恨“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想“维持振救之”,乘各省举人会试于京城之际,公开出面与康有为在北京发起并组织保国会,即:“保国家政权土地、保国人种类之自立、保圣教之不失。”保国会数次遭到弹劾,形存实散,未得善终。
  
  同年九月,李盛铎奉旨受赏三品御衔,以四品京堂候补。
  
  戊戌变法后,盛铎被任命出使日本大臣。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事起,李盛铎回国,补授内阁侍读学士,十二月授顺天府府丞。光绪三十年八月,署理太常寺卿。
  
  光绪三十一年,清廷派遣亲贵戴泽、戴鸿慈、李盛铎、徐世昌等五大臣分赴东洋西洋各国考察政治,以为立宪之预备。次年六月诸考察政治大臣先后回国,奏请朝廷宣布立宪。考察事毕,李盛铎出使比利时。宣统元年(1909年)十月回京复命,仍回顺天府任府丞。
  
  宣统三年,改任山西提法使,施改山西布政使,旋晋升山西巡抚(一说兼护府理山西巡抚)。
  
  辛亥革命后,李盛铎被聘为大总统顾问,并先后担任了参政院参政、国政商榷会会长等职。在此期间,纂修了一部家乡县志——《德化县备考》,今科学院图书馆藏有其稿本。
  
  晚年,李盛铎寄居天津作寓公,不再过问政事,唯往来于京津书肆,一意收集古籍。成为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藏书家。
  
  到了一九二七年,李盛铎经济情况不好,已经难以支付存放“大内档案”的房租,且所租房屋漏雨,损及书册,乃急欲转卖。
  
  当时平津学人虽知这批材料价值甚大,但均以价格太高且难以保存整理而未敢购买,时日本人又开始打这批文物的主意,并有所行动。
  
  傅斯年开始关注“大内档案”,缘于一九二八年他留学归来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期间。此时傅傅斯年正在筹备成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